学校召开“人工智能+教育”推进会
时间:2024年12月12日 编辑:教务处 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次
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夯实“人工智能+教育”的四梁八柱,12月11日上午,学校召开“人工智能+教育”推进会。学校校长杨德仁院士,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王国银、四级调研员卢燕,宁波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钟颖出席会议。教务处、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以及全校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会议。推进会由副校长张荣祥主持。

杨德仁在讲话中强调,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各项工作,要紧扣建设初心、紧盯关键因素、紧抓基础环节。学校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各项工作的初心,是为了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度,重点打造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落实“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的人才培养方针;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各项部署落地见效,关键在教师,要构建完善全面系统、科学有效的师资培训体系,着力提升教师人工智能领域的课程开发、教材建设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行稳致远,平台建设是基础,要推广各类图谱,推进AI智能评价,建设AI智能助教,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辅导服务。他希望全体浙大宁理人勇于探索、勇闯新路、勇敢实践,走出一条适应一流创新性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数智之路。

会议举行了开元平台 (中国)科技公司“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的授牌仪式,标志着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会上,教务处处长沈昊宇详细介绍了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建设与改革情况,汇报了学校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平台建设、产教融合与科研育人等方面的初步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数据学院院长陈根浪介绍了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情况,强调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设计学院院长陈江介绍了“1+1+N 人工智能+专业综合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展示了设计学院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教育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王国银充分肯定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改革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认为,学校在营造人工智能+教育氛围、构建“1+1+N”创新课程体系方面均走在全省高校前列,他希望学校在人工智能通识课特色化建设、教师在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提升、人工智能+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师生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宁波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钟颖高度评价了学校在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布局和深化改革方面采取的措施,并表示,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和教材建设是未来“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区域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学校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进程,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素养的“数字+”复合型人才,为国家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